Appearance
随便写写
yyj催了我两次,我上次打开电脑想写,想了半天真不知道写什么好,大学四年完全平平淡淡的划过了,来不及细看什么。今年的八月底我刚开学,竟然成为了一名直博一年级的学生,这两天又来参加ccf sys,算是有一点新的感悟,所以好像总算有东西可以写了。
在我大一刚入学的时候,如果告诉我四年后的那一天,会成为ruc的一名计算机系统方向的直博生,在陌生的环境中做着自己一知半解的项目,我可能会回去复读。那时我刚结束在衡二的三年高压生活,高考成绩其实不尽人意,但一直没有回去复读的勇气。关于复读的梦其实做了一遍又一遍。我刚开始的专业是微电子/集成电路,大家都打电赛,因为国奖可以保研。我因为刚结束高中的生活,所以对学习蛮上心的,可惜太卷了太卷了,完全在保研边缘,感觉没什么希望。又听说有的人在寒假提前学完了模电or开发板的课,我傻眼了因为我完全玩了一个暑假。加之我学不懂这方面的东西,看到卷王对这方面那么感兴趣、自驱力那么强,我对写代码还算感兴趣,于是选择转专业到了数据。(幸运的是数据没那么卷)
转专业的大二还挺忙的,课程很多,又要去一个新的班级。可以说学习和生活都没办法融入。因为我没有和同一级的同学在一个宿舍,我花了好久才找到一些朋友。这个阶段学习和生活都好难啊。到了大二下才算适应,真没招了。大二下的课程也很硬核。我记得那时候天天在应付课程,期末卷卷绩点什么的。现在我接触了一些外校的人,对大二阶段应该如何度过也有了一点新的想法。像人大,他们有学分要求参与实验室的一些项目。所以像他们大二就进组了,甚至说多去几个组确定真正感兴趣的方向。我个人觉得提前接触一下科研的一些方向、研究内容什么的没什么不好的,当科普见识见识也不错的,不一定需要我们把本科的课程学的多么好才可以开始(因为我当时就有这种错误想法)。还有北邮,他们的特殊班级会support他们去参加ccf的会议,对于他们而言还蛮长见识的。总之可以多了解了解科研方向、研究领域什么的。
大三上除了上课卷绩点什么的,我参加了实验室的一些项目,还挺忙的,但是也做的不算重要的工作,最后混了一个三作,运气真好,可惜这个方向跟我后面做的东西大相径庭,也是没什么用了。大三下基本上开始准备夏令营了,我这个时候才完整听完b站上李宏毅老师的课。(我挺菜的别学我,大家尽早学吧)也试图写一些代码题提升自己的code能力,但收效甚微吧。(俺真的学不会)意外参加了最简单的一次csp考了三百,获得人大信院夏令营免机试资格。在期末周考完习思的那个下午,我极限冲向了高铁站去北京参加ruc信院夏令营,在高铁上3h速通数据结构。第二天上午还起来在ruc线上参加东南palm的面试,中午就去报道,下午好像就开始机试笔试。幸运的是笔试考的巨简单,都是概念理解什么的。后面也是优营了。那时我给一位老师发了邮件一直没有回复就没联系别的老师,宣讲的时候加群我也没加,我到现在才知道那时候组织了实验室参观,我真的太后悔了,我也对自己挺无语的。我总觉得自己太菜了轮不到我的,天呐,我以为拿不到名额。而且没有跟老师交流的经验,很胆怯。大家一定要多把握机会啊!后面其实我也去了东南的夏令营和浙软。但是因为跟ruc这边的一位老师确定了,就没上心别的。
大四上还去了自所和计算所,感受是好多数学问题好专业环境跟上班好像啊!后面就开始吃吃喝喝玩玩什么也没干,爽!
希望大家不要怕跟老师交流!包括开会的时候也是,不知道说什么至少还可以聊聊各自的研究方向。说起来昨晚在ccf sys晚宴上碰到了一位老师,我跟我朋友说话问一道菜是什么,他在我旁边固执的说了三遍“扇贝”我才听到(晚宴背景音太大了),天。搜了一下这位老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小华老师,感觉蛮厉害的,竟然还很平易近人好说话。后来我们准备跑的时候这位老师还说咱们加个wx吧,天,我何德何能。所以其实也不用怕问要老师wx什么的,因为就算老师不给也完全没有损失。
好了!我就碎碎念一些,想到什么写什么了,当作一位nobody在sdu的大学纪事。此时此刻,我的下一阶段也要开始了。
另外我在ruc信院做存算一体,导师是王晶老师。有兴趣的学弟学妹或者想来ruc信院或者来北京约饭的可以找我交流xixixixixi(没有意外的话我未来五年都在北京),我的qq号是154530936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