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earance
本科生科研
自我介绍:大三开学9月开始,跟随某老师科研,约一年后中稿ccfb会议。 1739036171@qq.com
1. 我应不应该做科研
本问题的另一种问法是 “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,我能收获什么好处,是否值得去做这件事?”
1.1 科研的代价
总体来说,代价就是会占用你大量的精力。个人认为,即使是科研项目不在关键节点的时候,至少要保持每周十小时的底线(上不封顶)。这部分时间可能会占用您的课业学习、娱乐社交活动等。
这段文字看起来容易,实际长期坚持下来有一定难度。 想象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在愉快玩耍的时候、在卷绩点的时候,你是否还能安心科研?
最后,还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收获你想要的结果,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失败、成果被抢、被安排杂活等。
1.2 科研的收获
1.2.1 直接的科研成果
论文是你科研最直接的证明,保研/留学/就业都会有直接的作用。即便你毕业后不从事你的科研方向,有一篇论文仍然可以作为你能力的证明。
此外,在面试的时候,有一个靠谱的科研项目可以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(即使面试官不是一样的方向),从而吸引提问的火力,减少其他方面(如专业课)方面的问题。ps:如果您的基础知识不是特别牢固,面试时被问到不会的问题,显得比较菜。 如果面试的问题围绕您的科研项目,相信您一定可以夸夸而谈,显得比较厉害。
1.2.2 深层次的个人能力提升
科研过程中,您会有读论文、写代码、作报告等过程,可以系统性的提升您的综合能力。具体好处再此不详细阐述,他们的好处可能不会直接体现出来,但是技多不压身!道理上来说,你把长期时间花在认真干一件事上,一定比闲下来睡大觉要好。
1.3 科研值得做吗
主要取决于您的个人规划。如果您明确了个人的发展方向,相信您就不会存在这个疑问。如果您对未来还比较迷茫,我的答案是“值得”。至少是给自己找点事做,比闲下来睡大觉要好。不过,如果您想要更好的收获,我建议您要有更大的决心,有更高的执行力,付出更大的努力。
2. 如何开始上手科研
2.1 如何选择导师和科研方向
如果您的目标是能尽快上手科研项目,想要尽快出(一作)论文,个人经验,年轻老师更符合您的需求。 除非您有明确的研究兴趣,否则我建议您在选择研究方向时,可以功利性的考虑是否易出成果、工业界应用场景是否广泛。至于这个方向喜不喜欢,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强烈排斥即可。
2.2 科研的通常流程
假设您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导师,开始上手学习某个方向。您可能会先阅读大量的论文,复现若干代码,提出新的想法,验证和改进您的想法,总结和论文写作。
尽管其他环节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总体上来看,提出有效的新想法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环节。可能您的运气好,看过几篇论文后就有个不错的idea。可能您的运气不好,没有什么思路。 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够100%快速解决此问题,只能建议您多读论文。
如果您使用了其他人提供的idea,那么在贡献分配的时候就会就需要给他相应的地位。至于多少贡献是一作,多少贡献是二作,难以一概而论,导师几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。除非您“全过程自研”。
3. 注意事项
3.1 我开始接触科研了,项目是有一个学长带我好还是自己摸索好?
视情况而定。如果您的目标是一作文章,那么您最好能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和实验。前期老师的承诺和大饼可能让您觉得捡到馅饼了,实际上不到最后一步事情都是难以确定的。除非您“全过程自研”,不然您在该项目话语权可能十分有限。 反之,如果您想要投入较少、进度较快,可以参与到合作项目中。
3.2 我感觉我卡在某个阶段做不下去了,怎么办?
多和导师沟通,多看论文。如果您觉得项目前景很不好,确定搞不出来这个东西或者自己的收获不大,我建议您果断决定是否要跑路。沉默成本不要作为您决策的依据,思考一下您的目标,以及如何完成您的目标。